当前位置:新闻资讯-党务公开
筑牢思想之基 郑州11中赴安阳红旗渠、殷墟学习培训
分类:党务公开 点击:619 次 发布:2023-11-06
参观学习红旗渠纪念馆
仔细聆听
认真学习
青年洞前留影
参观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驻足观看
为进一步锤炼党性,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11月4日至5日,郑州11中组织党员赴安阳红旗渠、殷墟开展为期两天的学习培训。
感悟红旗渠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上世纪六十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这就是名动天下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民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在红旗渠纪念馆内,党员们通过近距离观看一幅幅壁画、一张张照片、一座座雕塑,聆听讲解员讲述的一段段故事,详细地了解了林县人民克服重重困难修建红旗渠的艰辛历程,深刻感受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走“红飘带”、登“水长城”,党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重走红旗渠修建之路,观摩红旗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切身感受了当年林县人民在太行山腰劈山开渠的艰辛历程,深刻领略了当年共产党员和青年人昂扬的革命斗志和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感悟到了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探寻千年文明 感受“文字之美”
11月5日,党员们参观了殷墟遗址博物馆和中国文字博物馆,了解商代的经济制度和社会风俗,学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
在车马坑展厅前面的院子里,习近平总书记来此参观时的照片和足迹依旧保留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它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加强考古工作对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非常重要。通过在殷墟遗址博物馆的学习,党员教师们深入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考察时的嘱托,增强文化自信,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出了自仓颉造字以来中国书写文字的演变历程,从甲骨文上的象形文字,到西周后期和秦朝的大篆小篆,再到秦汉的隶书,一直演变到楷书、行书、草书等风格各异的文字。同时还展出了文字从甲骨到现代载体的变化历程,以及从古代印刷术到王选激光照排的发展过程等以及部分少数民族文字。通过学习,党员们深刻认识到,中华文明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文字的传承传播。
壮阔历史已是过往,伟大精神历久弥新。通过实地研学,党员们对伟大的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对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深深的震撼和骄傲。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要把学习到的精神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筑牢思想之基,把握新时代的历史召唤,“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扎实工作,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高质量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