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资讯-课题研究
《儒学复兴——宋明士大夫的气节与担当》教学案例 尚姗姗
分类:课题研究 点击:3190 次 发布:2020-10-3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
《儒学复兴——宋明士大夫的气节与担当》教学案例
授课教师:尚姗姗
【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学习目标】
1.通过史料分析及合作探究,能够说出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归纳两派学说的异同。
2.通过史料阅读,感受宋明士大夫的责任担当,理解宋明理学的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授课对象】高二年级
【学习重难点】
重点: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异同。
难点:理解宋明理学的文化价值。
【学习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
视频中的小男孩儿名叫陈滢,这首诗出自唐代大诗人韩愈,诗的后两句是这么说的: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唐朝佛教盛行的担忧以及对复兴儒学梦想的坚持。今天,我们学习儒学复兴就从隋唐佛教和道教的发展说起。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一、“礼”之失:失序的忧虑
儒学在汉代短暂独尊之后,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出现三教融合的趋势,这一危机在隋唐持续蔓延。对此,诗人杜牧也是忧心忡忡,在他的名作《江南春》中这样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话道尽了作者对唐朝佛教盛行的担忧。唐朝的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道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2018年广东高考题就有对这个问题的考察。
(2018年高考广东文综)“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儒道佛三教融合是这个时期的阶段特征。
思想领域的危机在社会政治领域以另一种方式显现出来。唐末的藩镇割据、五代十国政权的频繁更迭,都在昭示着一个问题:这个社会——乱了。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这样描述(展示材料),请大家阅读材料,思考一个问题:这个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表现是什么?
当此之时,臣弒其君,子弒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一行传序》.北京.中华书局,2016.
(社会纲常伦理败坏)
纲常伦理败坏意味着什么呢?其实啊,是国家权威的丧失。公元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北宋建立。但是,“马上得天下焉能马上治天下?”摆在北宋统治者面前最首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恢复国家的权威,强化国家对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全面控制。为此,赵匡胤和他的继任者们做了许多的努力,采取了很多措施,这些内容我们在高一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但是,这些措施的施行会使社会按照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向前发展吗?我们来看一幅图。
展示:清明上河图局部图
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街上来来往往的各色人等,他们在干什么呢?(生:买东西)说明这个社会?(生:商品经济发展),我们会发现这些卖东西的商家摊铺都摆到大街上了是吧,这在我们现在社会城管是不是就该来了,这是典型的占道经营啊!这种现象在盛唐时期可能出现吗?(生:不会)原因是?(生:市坊分离)那么,宋代出现这一现象说明?(生:市坊分离的局面被打破)所以,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这样描述,万街千巷,都是一片热闹的买卖景象啊!
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8.
无问市井田野之人,由中及外,自朝至暮,惟钱惟求。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二.中华书局,1995.
面对扑面而来的财富,每个人都怦然心动。官员做官是为了多得钱,老百姓每天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也只是为了多赚些钱而已。追求财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目标,“一个坚固和组织严明的社会,已经为另一个活泼、重商、享乐的社会所取代了。”讲求功利,淡忘道德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尽管社会秩序在统治者的努力下逐渐恢复,但一种更深层次的危机依然存在,那就是整个社会价值信仰的危机。这个问题时时刻刻在威胁着北宋的统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重建社会价值信仰。很简单,但关键是怎么重建的问题?通过简单的行政命令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面对挑战,那些饱读圣贤书的儒学精英们勇敢的站了出来,大声读出他们的名字吧,他们是——他们相信,一定有一种普遍的真理存在,这种真理是社会上每一个人,包括皇帝都应该遵守。为了找寻答案,拥有儒学教育背景的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先秦孔孟学说。
我们来看,这些先贤告诉我们些什么呢?孔子说“克——己复礼”,孟子说“舍生——取义”,这不正是一种价值信仰吗?
他们融合佛道思想重新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思辨化、哲学化的新儒学,我们称之为理学。
二、理之兴:复兴的努力
复兴之路注定是漫长而艰难的。这些儒学精英们的努力最初并没有得到国家权力的支持,不过是程颐、程颢等知识分子聚集在洛阳所表达的,一种来自民间的声音罢了。南宋朱熹无疑是这个思想流派的集大成者,历史上称这个派别为“程朱理学”。公元1200年,71岁的朱熹因病去世。耐人寻味的是,朝廷下旨禁止天下读书人前去送葬,却仍有数千士子前往吊唁。朱熹生前,其学说从未得到权力的认同,死后却一步步被推上圣坛。
朱熹的理学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学说?他为什么会获得众多士子如此的爱戴?朝廷又为什么会对朱熹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呢?让我们一起回到800多年前的那场朱熹与陆九渊的经典论辩——鹅湖之会中去寻找答案。(放视频:鹅湖之会)我的问题是:朱陆两人的观点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呢?
朱熹的理学世界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知道:两派都主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而朱熹认为明理应该——“格物致知”,陆九渊则认为应该——“认识本心”。
1、如何理解这个万物本原——天理呢?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水中映月,这是一个自然现象,朱熹借佛教“月印万川”的意象来阐释天理,在朱熹看来,虽然不同的水面里有无数形态各异的月亮,但他们都是同一个月亮的倒影,这就好像万事万物中蕴含的理,虽然他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源于同一个天理。我们又该如何明理呢?毕竟天理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啊。朱熹认为应该“格物致知”,问题是,怎么格呢?(生:观察事物、读书)
2、我们先来看观物。
比如,我们观梅兰竹菊四种花时,你格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有的同学说,花的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开花的时间不同,开花的地方也不同。也有的同学说,我格的是气节、品行。(你能给我举个例子吗?学生回答)很好,中国古代很多文人也和你的感悟一样哦。比如:元代王冕观墨梅后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清代郑板桥观梅竹后说:“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观物观的是——(道德情操),这就是朱熹所说的格物致知。它从来都不是探究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而是通过探究万事万物中蕴含的理来感悟天理,这个天理也就是道德规范。现在,我们会用梅兰竹菊比喻坚贞自守、节气高尚的君子,不正是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吗?
读书也是一样,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活水就是天理,也就是道德规范啊!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答)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4、但问题又来了,朱熹又是如何把天理和道德规范联系在一起的呢?我们来看一段材料。
我们关注史料中的一句话“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在朱熹看来,天理是万物的本原,而万物又都有性,天得之为天性——自强不息、地得之为地性——厚德载物,人得之为人性——伦理道德,具体表现为三纲五常这样的道德规范。这样就通过人性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了一起,用宇宙的视野看待儒家倡导的道德规范,从而使儒学上升到哲学高度。所以我们说,什么是理学呢?思辨化、哲学化了的儒学。所以啊,人生在世就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果不这样,你就是天理难容啊!
在这一点上,陆九渊与朱熹的观点其实并没有很大差异。他们都主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都认为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就是天理。不同的是,在明理的方式上,陆九渊主张认识本心。对于这一点,朱熹其实是有着深深地忧虑的。因为朱熹认为天理和人心的分开的,通过外在的天理来克制内在人心的欲望,才能是自己的行为符合天理的要求。所以,当学生问朱熹说,老师啊,我其实知道什么是天理,但是做事的时候总是会被自己的欲望牵着走,怎么办呢?朱熹就说,你要学会去克制自己的欲望啊!怎么克制呢?通过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就好,所以我们经常说修身养性,养的其实就是道德人性!这就是朱熹所说的“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不是灭掉所有的欲望,而是灭掉人性中不符合三纲五常要求的那部分欲望。但是陆九渊却说天理在人的心里,这就把天理与人心等同起来,那当人的私欲膨胀时,又要如何约束呢?这么看来,朱熹的担忧其实很合理对吧!朱熹所说的这种外在天理的约束针对谁呢?(生:所有人)包括皇帝吗?(生:包括)那皇帝会喜欢这种学说吗?(生:不会)当然不会,身为九五至尊的皇帝,明明可以很任性,又怎么会喜欢有个外在的天理来约束自己呢?所以你看西游记里面,没有紧箍咒的孙悟空多么地任性妄为,有了紧箍咒才开始一心向道啊!
但随着印刷术的发展,知识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程朱学派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大到朝廷已无法忽视,统治者也不得不思考应对之策,统治者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朱熹的这个理论能不能为我所用呢?你别说,还真的可以。朱熹说天理是外在的绝对真理,所以统治者就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力把自己变成了拥有天理话语权的人。这些封建统治者不甘心成为被约束的孙悟空,就把自己变成了会念咒的观世音。程朱理学开始进入官方的意识形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逐渐僵化为封建统治的工具。随着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士大夫们用“天理”制约皇权的努力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王阳明的心学正是崛起于这种皇权强势与士大夫无奈的矛盾中。
王阳明的心学世界
(龙场悟道)
王阳明出身官宦之家,28岁中举,可谓是少年得志。因为从小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他一直希望能够获得君主的支持,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诉求。为此,他屡次上书,劝谏君主。但是,他生活的时代是明代,我们知道,明朝的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所以,王阳明的努力一次次失败。1506年,王阳明再次上书,因得罪当权宦官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当驿丞,在这里他冥思苦想:如果不能够获得君主的支持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又能怎么办呢?一天,他忽然顿悟,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必求理于外在事物,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王阳明的思想转向心学,成为了心学的集大成者。与陆九渊不同的是,王阳明的心学是在对理学的修正中发展起来的。
1、这种修正始于对心的重新定义。
在程朱理学看来,天理和人心是分开的。用天理克制人心的欲望,才能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天理的要求。而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理,天理与人心是一致的。
2、知行合一
如何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天理的要求呢?这似乎又回到了朱熹的担忧。但是,王阳明给出了答案。他说人的心中有一种叫做“良知”的东西,它自然发出就是天理,就能使你的行为符合天理的要求,不需要借助外在的约束。
比如,你想到父亲,就想要去孝顺父亲;你想到君主就想要忠诚于君主;你想到老师,就想要去尊敬老师;你想到某某同学是学霸,你想要成为他那样的学霸;你想到尧舜是圣人,你想要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良知在发挥着作用啊,由良知自然发出的意念就能知行合一,使我们的行为符合天理的要求,又怎会需要外在的道德约束呢?
王阳明在向我们传达一种怎样的理念呢?你有什么样的心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主体意志很重要,发奋立志也很重要。它无关你的年龄、性别、职业、地位、受教育程度等外在条件。所以,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只要你发奋立志,你都能够成贤成圣,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人皆可成圣的美好蓝图。刘禹锡有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阳明对心学的发展推动了儒学从社会精英阶层走向下层民众,成为社会上每个人的价值信仰。而他自己,也改变了以往希望通过圣明君主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做法,开始致力于推动社会上每一个个体的觉醒,也就是觉民行道。
今天,阳明心学风靡全球,走进书店,你都可以看到王阳明,看到他的知行合一。不正是因为他对主体意志的肯定点亮了我们内心的光明,给予我们行动的智慧,让我们收获满满的正能量嘛!
正因为如此,山东师大著名教授李衍柱先生就提出:王阳明提出人人皆可成圣,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是开启中国文艺复兴大门的思想家。”你认同这个观点的呢?(……)先不要着急回答,同学们不妨课下查阅更多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学习。
3、致良知。
纵然王阳明肯定人的主体意志,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人性是有善恶两面的。恶人就是被私欲蒙蔽了本性,失去良知的人。所以,他在教导弟子时就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就是格心。只要去除心灵的遮蔽,就能恢复良知本来的状态。就好像我们坐在教室里,看不到天,但如果我们把教室的天花板、墙壁都拆了,我们就能看到天了。王阳明把这个过程称为致良知。在他看来,《大学》里所讲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都只是一连串的心理活动罢了。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人性是有善恶两面的,它不总是按照王阳明所设想的那样,朝着内在自觉、道德自律的方向发展,总有些人心私欲膨胀、物欲横流,却又不愿意自我约束,这颗放纵的心灵又要如何被挽救呢?求助于外在的约束,似乎是我们能想到的答案。发现了吗?这不正是程朱理学所提倡的吗?
格物格心殊途同归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纵然明理的方式不同,但他们都指向对个人的道德修养的提升,对国家权威的维护以及对共同价值信仰的普遍认同。而这些从来就不是单方面的内在约束或外在约束所能解决的问题。士大夫们的论争无关对错,而是源于他们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状况的深深忧虑和责任担当。而它更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于,宋明理学家们高昂的道德理想主义旗帜,让我们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懂得节制,让我们无论身在何时、何地、何种境遇里,都能明确地知道路在何方。
诚然,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武器,宋明理学有很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甄别、扬弃。但理学激起的智慧浪花早已源源不断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滋养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塑造了迎难而上、责任担当的伟大民族性格。
三、“理”之魂:时代的叩问
请大家齐用最饱满的热情,齐声朗读下面几句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张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代)于谦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代)郑板桥
大家从中读出了什么?
学生:社会责任、牺牲奉献、气节品格、迎难而上的精神
宋元明清,理学的影响从未中断,张载、文天祥、于谦、郑板桥,这些响当当的人物,他们留下的不是官位、不是社会地位,而是作为一个个体所展现出的整个社会价值观的遗存。
正因为如此,当近代中华民族遭受外敌入侵的时候,才会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才会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才会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呐喊。
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向我们发出了文化自信的号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源于哪里呢?宋明理学不就给出了一个响亮而骄傲的答案吗?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有很多张名片,如:长城、故宫、支付宝、高铁、少林寺等等,但是,宋明理学为我们打造的是一张更加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骄傲地读出他们吧,它们是——(学生齐读)
使命担当
爱国奉献
气节品格
发奋坚韧
还有很多很多,留待大家去思考、发掘、塑造。长城、故宫这些历史的遗存可供我们追忆,但文化的名片却需要你、我、我们薪火相传。
最后,用一首诗为我们今天的课程做一个总结。
程门立雪达六经,龙场悟道壹知行。格物格心殊途归,薪火相传民族兴。
【学习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史料阅读能力。但由于本节课理论性较强,内容较为抽象,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着重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生活化,便于学生理解。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这样的设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受内容所限,学生的自主探究不够,这也是本节课的课程教学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