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资讯-课题研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大梦渐醒——晚清中国夷夏观的转变》教学设计 崔君宜
分类:课题研究 点击:2896 次 发布:2020-10-3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大梦渐醒——晚清中国夷夏观的转变》教学设计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崔君宜
(一)学习背景
1、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教材分析
本课及本单元的内容与前后历史联系紧密,既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又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教材中,也体现出承接第一单元古代史,下启第六单元近现代思想成果的作用,同时,本单元与必修一第四单元,必修二第三单元的时间线重叠,三者相互影响,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章节。
因此,本章及本课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考察的关键词如“外交观念”、“夷夏观念”、“社会心态”、“世界意识”、“社会转型”等等。
与此同时,本课的现实意义也非常重要。我们不仅应该有对历史挫折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当今社会思想文化现象的思考。
3、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面向高二学生。
通过调查访谈,我发现学生普遍对近代史比较排斥,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段所谓的屈辱的历史,但是,没有中国近代史的艰难阵痛,怎么会有现代中国的发奋图强。这一段历史,如果能够合理处理,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近代史的内容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提取和概括能力。但学生对历史事件缺乏整体性认识,知识迁移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构建起知识框架十分重要。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已经初步具备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他们往往按照感情喜好评价历史事件,缺乏客观性。因此,在学习中应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史料,引发学生全面思考。
4、学习立意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艰难曲折的,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是阻碍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本课以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夷夏观念”为切入点,探寻晚清中国观念的转型与民族觉醒的历程。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史料分析及探究,能够说出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归纳晚清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
2、通过史料阅读,探究冲破传统思想惯性的艰难,感悟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与勇气,树立历史责任感。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晚清中国思想解放、学习西方的渐进历程。
难点:晚清中国思想解放艰难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史料分析法等教法,思考评价、分析归纳、合作探究等学法。
(五)学习过程
·导入
材料 一喜四海春,一怒四海秋……禁止令行,四夷来王。
——《圣武记》
教师讲解:中国传统夷夏观——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别”,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划分的观念。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华夏,不合者为夷、蛮夷、化外之民,通过“贵中华、贱夷狄”的方式来展示中原民族的优越性。中国由此形成夏尊夷卑、鄙夷尊夏的夷夏观念,并严防“以夷变夏”局面的发生。中西接触后,“夷”的范围进一步扩展至西方人,“夷夏观”对中国学习吸收西方思想、技术等产生了消极阻碍的作用。
设计意图:点明历史概念,为后期中国思想观念转型的艰难埋下背景铺垫,引出主题“晚清中国夷夏观的转变”。
一、夏尊夷卑下的盛与危
图片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1793年)
材料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天朝无所不有……无需尔国制办物件……赐尔国王文绮珍物,具如常仪……王其祗受,悉朕眷怀。
——《清高宗实录》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材料解读,感受康乾盛世之下,乾隆对“夷”满含优越感的态度,联系时空背景,对比1793年中西真实实力水平,感受中国盛世之下的危局以及落后观念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延误。
材料 一部分中国人透过弥漫的硝烟终于发觉自己面临的对手是完全陌生的。……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设计意图:第一次鸦片战争震撼了沉睡的中国,终于让一部分中国人抬起了眼,看向了西方,两千年来传统的夷夏观念在一部分中国人的头脑里开始动摇了。自然过渡到第二子目,学习“开眼看世界”的先驱。
二、船坚炮利下的师与守
真题演练:(2017天津文综)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A)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设计意图:演练真题,把握考向;展示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的变化,引出林则徐、魏源等夷夏观开始转型的历史人物。
问题探究:魏源对“夷”的观念是否有矛盾之处?魏源对“夷”的观念为什么是矛盾的?如何评价魏源对“夷”的观念?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1842年)
材料二 人心肃则国威遒(强劲),一喜四海春,一怒四海秋……禁止令行,四夷来王。
——魏源《圣武记》(1842年)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冲突性史料激疑,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增强辨析史料的能力。设计阶梯性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评价魏源的思想,认识魏源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及其思想未能完全转变的原因,从而认识整个社会的思想氛围。
材料 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上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思想观念分析,认识此时中国人的夷夏观并没有真正转变,开眼看世界的,只不过是无数中国人中极其少数的一部分,认识此时夷夏观转变的范围仅是“个体”。通过魏源的经历,认识先觉者的艰难与痛苦。
三、内忧外患下的转与变
材料 五十一、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
设计意图:西方利用不平等条约胁迫中国在称呼上进行改变。“夷”字代表的是中国不平等的对外观念,此时称呼的转变既有被动的接受国际外交规则也有主动的思想观念转型。自然过渡到曾国藩等人的转变上。
问题探究1:曾国藩对西方的观念有何变化?
材料一 1841年,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逆夷犯顺”,“逆夷性同犬羊,贪得无厌”。
——摘编自《曾国藩全集》
材料二 1860年,曾国藩上奏:“外国技术之精为中国所未逮(及)……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摘编自《曾国藩全集》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曾国藩20年间夷夏观从“鄙夷”到“师夷”的转变,感受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士大夫阶层夷夏观的变化,为后期的探究定下内容基础。
问题探究2:40年代“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与60年代“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有何不同?
视角一:“师夷”态度
材料一 在1858年进行关税细则谈判之时,咸丰突然做出惊人指示:如果英方愿意放弃公使驻京等四项于“天朝体面”损害最大的条款,中国可以免除所有进口洋货的关税。
——刘怡《天朝的逻辑》
图片 1861年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4年翻译《万国公法》、1867-1870蒲安臣使团出访各国、1875年派遣郭嵩焘为驻英大使。
视角二:“师夷”内容
材料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864年《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视角三:“师夷”主体
图片 曾国藩支持安庆内军械所制造蒸汽机、自主设计制造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
设计意图:通过探寻40年代与60年代夷夏观的不同,认识20年间中国的变化。视角一呈现冲突性史料,引导学生认识此时清政府层面“师夷”态度的变化从与40年代相似的猜疑抵触到逐渐主动接纳。中国开始主动融入国际社会之中,这是中国不平等、封闭性夷夏观转变的重要一步。视角二解读李鸿章言论,认识此时洋务派与魏源相比从军事技术领域进一步扩展至生产技术、教育等领域,并付诸实践,其思想观念更加成熟冷静。视角三呈现安庆内军械所在曾国藩的支持下研发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的故事,引导学生感悟时人心境,感悟先人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认识洋务派身后的支持力量,得出结论,此时“师夷”主体从个体扩展至群体。
问题探究3:以建设同文馆为代表的自强运动面临着什么阻碍?
材料 同文馆首先面对的是招生困境。民众称与洋人交往的人为“汉奸”,没人肯让自己的子弟放弃正规科举,去学习洋人的“西文”……(文渊阁大学士、理学家)倭仁称:“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因在人心不在技艺。”这一言论更是掀起了反对天文算学馆的浪潮……清朝官员只好以提高学生的“膏火”(每月生活费)为诱饵……但依旧“无复有报考者”。
——摘编自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认识此时中国社会从底层人民至上层以倭仁为首的士大夫阶层仍为保守思想所束缚,不愿转变对西方的看法观念,对中国思想解放及近代化产生了阻碍作用。为之后探索中国思想解放首先要求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奠定基础。
真题演练:1880年,淮军将领刘铭传提出:修建四条从北京通往到全国的铁路,即能够有效防御外来入侵。慈禧太后已倾向同意修建,但帝师翁同龢却说:“如有人谋反将朝发夕至,大清将危也!”最终该计划泡汤。据此可知清政府(D)
A.拒绝接受新生事物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C.顽固势力力量强大 D.维护专制统治高于一切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题目,在掌握做题方法的同时,认识洋务运动作为统治阶级主导的自救运动,必然是要在统治者,如慈禧太后的首肯下进行的。摒弃对慈禧的固化印象,认识中国近代化改革的阻力不仅仅是来自所谓的顽固派,更是因为中国的封建制度本身。从而认识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提出的土壤,并对其进行辩证评价。与前一个环节共同突破本课难点。
材料一 夫西人立国……具有体用……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二 丁日昌——“丁鬼奴”、郭嵩焘——毁版、戮尸、李鸿章“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被谤”
材料三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临终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了解郑观应对“中体西用”的反思、时人对洋务派官员的态度、李鸿章对时人的嘱托,认识此时思想观念转变的主体范围虽然扩大,但国人思想依旧保守落后,并没有真正转变,从而感悟思想转型之艰难。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板书所呈现的思想转变历程,发问:“究竟要谁转变,才能真正唤醒中国?”“中国的民众为什么总是无法真正转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只有整个民族发生转变,才能叫做真正的大梦之醒。而回望过去,人们被保守思想,腐朽制度拴住双脚,中国这只雄鹰想要飞上天空,就必须要斩断束缚!在得出答案、升华主体的同时,引出甲午战后中华民族的转变。
四、国破家亡下的觉与醒
材料一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
材料二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朗诵谭嗣同《有感》,悲苦之中认识此时观念转变的是“四万万”中华民族,甲午战败,中国以民族为主体的觉醒由此开始。这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机。晚清中国的对外观念,逐步由不平等的夷夏观转变为平等开放的民族国家观,更多的中国人抛弃传统的夷夏观,不再认为学习西方是一件可耻之事,放平身姿,以英为师,以美为师,以俄为师,甚至以日为师,当整个中华民族都不再讲求华夷之辨之时,中国的巨变也就由此开始了。
图片 康有为、孙中山“维新与革命赛跑”;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
材料 历史深刻表明,只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勇于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牺牲,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够走向富强,我们的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设计意图:中华民族在甲午战后历经无数坎坷,终于放弃了自己的天朝梦,开始了新的征程,唱响新的时代主题——救亡图存,民族复兴。师生共同回顾板书呈现的晚清中国思想解放历程,认识社会的进步是艰难的,而观念的进步更为艰难也更为可贵。晚清中国思想解放,在内忧外患下艰难前进,中国从鄙夷尊夏,到师夷制夷,从师夷自强,再到师洋维新,从个体,到群体,再到民族,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同时又认识自身,不断突破观念束缚,拓宽视野,而我们要看到的,不是他们走的有多慢,而是他们在冲破阻碍时,有多么艰难,多么勇敢。民族复兴,不是一个人的责任,不是一个精英群体的责任,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与177年前相似的是,我们会遇到越来越多因开放而带来的难题与挑战,但历史告诉我们,视野决定认识,开放才能发展。在课堂小结中,回顾课堂知识,巩固本课重点,并对本课主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感悟冲破传统思想惯性的艰难,以及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与勇气,树立历史责任感。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