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资讯-课题研究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李华
分类:课题研究 点击:1864 次 发布:2020-10-28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1课时
教学设计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李华
一、 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模块教材是以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展开的,从前到后依次讲述它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和发展变化。本章和第5章的内容都属于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功能包括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能量的供应和利用、信息的传递和识别等方面。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本节是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基础上对细胞功能的认识,主要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即探究水如何进出细胞,来认识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同时通过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来说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也为本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作了铺垫。考虑到探究实验的操作难度,本节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完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探究,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实验结果、理解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总结细胞吸水与失水的条件;第二课时,展示课外探究实验,分析无机盐的跨膜运输实例,并认识到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由于研究对象的细胞属于微观水平,因此要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内容。通过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研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二、学情分析
1、在前面学生已经具备了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知识基础,能说出细胞的基本结构。同时前几章中有多个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实验,学生能较熟练的完成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了铺垫。
2、高一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对实验的观察非常感兴趣,但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实验的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实验方面的训练尤为重要。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实践,进行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探究,体验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2、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会解释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现象及发生条件。
3、通过类比分析植物细胞与渗透装置,归纳概括细胞吸水与失水发生的条件和原理。
4、理论联系实际,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生能初步掌握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2)能解释渗透现象和质壁分离的原理。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完成探究实验。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类比推理法
【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是第1课时)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准备相关实验器材;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 新课引入 |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相关。在新课的开始前,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生活小窍门。 播放【视频:蔬菜蔫了,怎么办?】 大家肯定都想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植物细胞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动手来研究。由此,进入实验。 |
认真观看短片。
思考、讨论 跃跃欲试
|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 |
二、探究实验 | 1、提出问题
| 就刚才大家看到的短片,请同学们与你的同伴商讨并确定你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适合研究吗? 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研究题目。 | 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1、青菜为什么会萎蔫? 2、植物细胞为什么会吸水? 3、植物细胞是怎么样吸水的? …
小组讨论,确定研究题目 |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
2、作出假设 | 对于各小组的问题,你们能给出什么合理的假设呢?
引导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 |
学生讨论,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针对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 小组之间表达交流。 |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
3、设计实验 | 接下来我们也来自己动手设计并进行自己的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器材【洋葱、显微镜、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等】 引导学生参考教材P62实验步骤。 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以小组的形式分工合作,注意设计实验的对照性原则。 |
以小组为单位,参考教材P62实验步骤,认真讨论,选择实验器材,准备进行实验。
| 培养学生小组分工合作的意识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确设计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重复性原则等。 | |
4、进行实验
| 对学生选择的实验材料给予一定的指导:选择的实验材料要有颜色,便于观察。 引导学生填表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 教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 1、进行实验,认真观察, 做好记录。 2、在做实验的同时,不断的对实验进行修正和完善。 3、学生明确选择合适实验材料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 |
5、分析结果
| 学生观察到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现象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验现象。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补充。 展示细胞的质壁分离图片。 对未进行完的实验,以及发现问题的小组,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一步完成。 |
学生讨论、交流和表达。
学生代表展示不同实验现象,并确定不同实验材料的区别,认同洋葱外表皮较适合作为实验材料。
| 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
6、得出结论 |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什么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3第一段内容。 展示成熟植物模式图。与学生共同认识“原生质层”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质壁分离的原理。 引导学生总结概括: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条件。 课件展示其他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图像,激发学生课下探究的兴趣。 | 学生思考。
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组织语言表达交流。
学生识图回答。
小组内总结交流。
| 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 |
三、渗透现象 | 植物细胞为什么会发生吸水和失水的现象呢?其原理是什么呢? 播放渗透现象演示实验。 展示思考问题: 1、漏斗内液面为什么会升高?播放渗透现象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明确“半透膜”的特点。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 |
学生思考。
学生认真观察。
小组内讨论并回答。
学生们各抒己见,最后形成共识。
认真观察,并会描述。 |
动画可帮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半透膜的特点。
在激烈的讨论交流中理解渗透作用的条件和原理。 | |
四、类比推理 | 渗透装置和处于不同浓度溶液中的植物细胞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图片展示。 联系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现象。总结细胞吸水与失水的条件。 学生回忆制备动物细胞膜的方法,进一步比较动物细胞,可得出动物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即: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吸水。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 |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交流、表达。 学生共同总结结论: 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3、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移动方向是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
|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规范的语言。 | |
五、联系实际 |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能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来解释。 展示图片【腌黄瓜、烧苗现象、水与饮料】 1、腌黄瓜为什么会出水? 2、施肥过多为什么会出现烧苗现象? 3、喝水为什么比喝饮料解渴? |
学生积极回答,课堂气氛活跃。 | 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 | |
六、检测与评价 | 让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
教师给予评价。课件展示本节教学目标。 针对教学目标的两道检测题。(略) 布置课外活动。 |
用规范的语言回答。
学生作答。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并形成书面报告,在下节课展示交流。 |
评价学生。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
【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教学中,我没有依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教学,而是先做了探究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实验,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进而再分析原理,总结结论,这样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最后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体现了“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新型教材观。同时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同时这节课也十分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为学生提供信息,引导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和归纳,师生共同经历了发展变化过程。通过积极发言,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性,师生共同构建和谐、向上的教室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