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资讯-课题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尚亚娟
分类:课题研究 点击:3568 次 发布:2018-04-16
一.当前中学生问题意识不强的原因
1.观念意识不强
受传统教学方式限制,学生习惯于接受式的教学,习惯于吃现成饭,产生问题意识的观念不强。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卡尔汉认为:提问是促进学生的思维, 评价教学效果, 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提问, 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但在现实教学中, 传统教学观念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分析, 使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失去了很好的机会。而启发式教学方式认为提问是教师的专利。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整个教学只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按照教师设计的问题一个个地解决, 学生就可以理解知识、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 这种观念也严重影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
2. 教师权威根深蒂固
教师权威是指学生在崇高人格的养成、文化知识的占有、人生经历的丰富等各方面对教师作用的认可和对教师形象的崇拜, 以及由此引发的教师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权威的产生是必然的, 因为学生要在一个自己毫不熟悉的知识领域内行动, 唯一的途径就是接受这一领域内专家权威的指导。而教育又是一种把追求高效率作为主要目标之一的活动, 教师权威指导必不可少。但教师权威常出现以下几种独裁主义表现: ( 1) 滥用权威, 凭自己好恶, 奖惩学生, 利用各种权力手段使学生处于屈从和谦卑的状态; ( 2) 不根据学生的差异妥善引导, 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因材施教。( 3) 在知识传播中, 行为武断, 不容学生提出质疑, 唯书, 唯师; ( 4) 传授知识过程中, 只传授固定的知识和信仰, 而不授予学生发现知识的方法。
3. 教学方法一成不变
中国教师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 学生比较习惯学习现成的结论, 轻视实证和归纳的思维方式, 不习惯通过自己的实际和探索总结出新的原理和方法, 这都不利于其思维的发展及问题的产生。谈话法和讨论法, 对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问题意识及口头表达能力都有好处。但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种太理想主义的方法, 在课堂施教受时间、学生人数以及教师组织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所以, 历来教学方法过分强调理性与智力因素, 而忽视非理性、限智力因素的作用, 导致了智力和人格的脱离以及完整人格的解体, 致使学生缺少产生发现的惊奇感和自豪感, 缺少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 问题意识日渐减少。
4. 获取信息途径单一
申克- 丹齐格阐明了一个值得注意的观点: 信息量和创造积极性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她认为, 创造力可以在最小信息量的前提下产生, 也能在信息完备的充分条件下产生: 信息的规模越大, 对信息进行创造力加工所依据的现实性的范围也就越大, 而对文化和社会具有极罕见和突出意义的创造力的最高形式, 只有在拥有最大限度的信息时才能达到。发展中的学生不可能具有最大的信息量, 一般不可能达到创造力的最高形式, 但问题意识产生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而目前学生问题意识没有或很少有, 从信息障碍方面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 1) 学科课程的开设阻隔了知识间的联系,从而影响到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及问题的产生; ( 2) 不注意信息储存的方法, 信息经常处于无序状态, 学生有问题时很难找到相关信息使问题更加明确; ( 3) 相对的信息饱和在所有感觉中都会发生, 学生在很多情况下会自认为了解颇深,看待一切问题都习惯成自然, 视而不见。加上人的惰性心理, 问题即使萌芽, 也会昙花一现, 不予深究。( 4)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重视训练听觉和视觉接受信息的功能, 其他感觉系统的过度闲置也影响到信息的接受, 不习惯靠味觉、触觉、嗅觉等提出问题, 不常用感觉的意象, 这些都成为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障碍。一个有创造力的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怎样吸收、处理和利用信息。
二.高中生物课课堂问题意识培养路径
1.利用“问题探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探讨”是新课改教材出现的一种新模式,每节课课本前面都有“问题探讨”。如何利用好这个是新课改的一个中心点。
(1)利用“问题探讨”,强化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 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映, 发现问题, 并追根寻源, 从而激发思考, 引起探索欲望, 开始创新活动。许多看似偶然的发现其实都隐含着一种必然, 发现者一般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
① 通过“问题探讨”,培养学生个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多样化, 为其提供标新立异的自主心理空间。国外教育特别重视学生多样化个性的培养, 有些学校还专门为学生提供自由空间和自由时间 , 让他们独立处理身边的一切事务。每节课前的“问题探讨”都是给学生设下了疑问,但每个学生通过“问题探讨”来发现的问题却不一样,教师一定要从中发现并鼓励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一些学生发出的“不靠谱”的发问,不能急于否定,而应多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问题往往会在讨论中得到解决。
② 要给学生提供丰富、新颖的信息资料, 让学生去感受、去欣赏、去发现、去解决。有一次去濮阳市一高听课,刘本举老师说他们生物课堂老师不超过十句话,学生自己解决课本大纲要求的内容。当我们问道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时他说学生都是靠课下搜集资料,其中学校给提供图书馆,信息室等等。我校这点做的不够好,大部分信息还是老师搜集打印发给大家。
对于“问题探讨”中出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妨利用身边一切可给学生提供的信息途径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比如必修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一)“问题探讨”如下: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液是另外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这种观点也称做融合遗传。讨论:
1.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2.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兴趣自然而来,老师不能急于给予解答,而是提供信息,让其自己查阅资料,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教师及时给鱼引导,点播。
(2)利用“问题探讨”,培育学生的怀疑精神,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怀疑是学生动脑筋的一种表现, 是他们善于发现问题的一种形式。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所以我希望大家都采取一种怀疑的态度, 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对既有的学说和对权威的、流行的解释地质疑, 这样才能另辟蹊径, 突破传统观念, 大胆创新。同时要替学生的怀疑精神提供自由、宽松的探究环境, 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 即使他们的问题荒诞可笑, 也值得表达、研讨、与他人分享。作为教师, 释疑解惑是他们的根本任务, 但是释疑解惑并非是将疑惑全部冰释, 而是要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高层次的问题, 即要善于置疑、设疑。事实上, 学科教学关键在于对如何设置问题情景的研究, 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主动发现问题。这正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学科教学中的主要方式。“问题探讨”就给学生设置了很好的问题情境。比如必修二《伴性遗传》,问题探讨中出现红绿色盲检查图,提高学生好奇心,同时介绍了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进一步发问:
1.为什么上述两种遗传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呢?
2.为什么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有不相同呢?
3、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生物课堂实验是主导,这点是绝对的优势!所以我们一致认为,从实验下手是捷径。)
(1)利用生物实验构建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新教材中有很多生物实验,其中有很多实验室需要学生动手去做的。以实验为基础是生物教育的特征, 中学生物实验是生物学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物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而完整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产生认知的需要, 并通过合作学习、主动探索, 亲身经历从发现问题、形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①通过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或结果构建问题情境。在中学生物实验中, 各种生动鲜明的现象, 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而一些新颖、奇特、意想不到的现象, 更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 促使学生迅速发现问题, 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教师要认真面对实验中出现的意外现象, 引导学生利用己有的知识找出意外中的原因或者如何实施改进, 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的内涵。例如必修一酶的高效性个专一性的实验中,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验,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立马有了深刻的认识。
②通过趣味小实验或家庭小实验构建问题情境。根据中学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 选取富有趣味性、探究性的生物实验构建问题情境, 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鼓励求异创新, 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例如必修三《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我当时在上这节课时就专门找了一个周末,当成家庭发作业布置给大家,还真有几个学生去了戚城公园,学生做实验的过程拍成图片做成幻灯片在教室里放给大家看。这就说明我们的努力还是有结果的,大部分学生现在已经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2)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问题意识
①观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善于捕捉问题的观察, 实质上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它本身是对思维的锻炼和发展, 整个过程中包含着积极的思维。细致敏锐的观察力是发现问题的前提条件。作为生物教师, 要对学生进行观察技巧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中的观察都是以实验的形式出现,在观察中要用到显微镜,有的要制作临时装片,有的要染色等,这些都是高中生物中要求学生必会的生物技术。这些观察类实验有: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必修一P7)
(2)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
(3)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必修一P40)
(4) 用高倍镜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必修一P47)
(5)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必修一P115)
(6)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必修二P21)
(7)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必修二P88)
因为课时受限,并不是每个生物实验都让学生亲自去做,但是插花式的实验过程也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② 联想类比能力的培养 联想, 就是由头脑中己知的表象, 认识联系到有待探究的问题中去。类比就是不同的事物或变化过程, 由于它们内在本质相似性, 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加以认识, 从而掌握规律的方法。新教材必修一第五章添加了类比法。例如, 课本呈现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吸水原理时, 首先, 演示了一套用长颈漏斗、多孔性薄膜和蔗糖溶液等制成的物理渗透装置, 并借助示意图分析说明渗透作用产生应具备的条件: 一是半透膜, 二是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然后, 课本将成熟的植物细胞与上述的物理渗透装置加以比较,并明确的提出: 我们可以把原生质层看做是一层半透膜。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通常具有浓度差, 因此, 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够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课本是以联想类比的方法得出植物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的。当学生习得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后, 教师可提问: 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 红细胞是否会发生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是否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正确使用联想类比, 可迁移所学知识, 活化概念, 举一反三, 深刻理解掌握更多的知识。运用联想类比的手法面对新知识, 学生会有亲切感, 熟悉感, 思维流畅性好, 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③优化学生学习意志品质。学习意志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实施、调节、控制既定的目标。学习生物是一个艰苦、细致、耐心的脑力劳动过程, 要求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学习者的每一次进步都必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学会在生物学习实践中向困难挑战,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盲从轻率的学生, 要多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对犹豫胆小的学生, 应多鼓励他们学会大胆、勇敢、果断; 对缺乏自制力、任性的学生, 要培养他们虚心听取和接受意见,独立完成工作的品质; 对做事虎头蛇尾的学生, 要重视培养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 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把诸多非智力因素转化成学习效果的关键, 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3)通过生物实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问题意识
①让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发现问题。通过生物实验探究, 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揭示生物规律; 通过反思与评价, 学生反思调整学习过程, 评价学习成果。通过探究性学习, 学生学到的是活的知识, 而不是把别人的科学活动结果生吞活剥的接受下来,从而避免了听和, 真正实现做和理解。生物三本必修教材上面有很多的探究性实验:
(1)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必修一P61)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必修一P83)
(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必修一P91)
(4)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必修一P104)
(5)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必修二P57)
(6)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必修二P116)
(7)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必修三P51)
(8)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必修三P61)
(9)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必修三P68)
(10)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必修三P75)
(11)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必修三P102)
教师向学生提供阅读材料,学生先自行思考问题,提出想探究的问题。将问题写出来,与本小组的同学交流;小组内讨论各自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探究的价值,确定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尝试性假设。然后各小组根据各自的假设讨论制定本小组的实验方案,对实验结果作出预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将每一步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实验结束后,分析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期是否相吻合,它是否支持你所做的假设;最后各小组将本小组探究的问题、过程、结果和结论与其他小组交流,听取他们的质疑并进行解释,如有必要,对本小组的实验方案进行修改。最后学生如有兴趣还可以进一步探究与本次探究活动有关的其他各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提高的问题意识的能力。
②让学生在调查类实验中发现问题。人教版新教材调查类实验有:
(1)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必修二P91)
(2)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必修三P7)
(3)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必修三P97)
我们围绕一定的问题,通过访谈、问卷、测试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材料和数据。调查的途径和方法是:1、选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 2、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制定具体的调查计划和日程 4、正式开始调查活动 5、对调查得来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6、撰写报告或论文。开展调查一般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进行调查。调查的途径和方法大致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调查活动我们又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a师生亲身体验:
在调查“2、体温的日变化规律”时,师生在每天规定的时间里给自己量体温,具体时间是这样的:早晨起床时(大概6:00---6:30左右)、上午十点左右、中午午睡时(大概12:30---13:00)、下午三点到四点、晚上睡觉前(大概10:30---11:00)因为不同的学生起床和休息时间不同,所以在时间的规定上并不是那么严格,只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即可。老师们的时间安排上可以更紧凑些,除和学生的时间一致外,又增加了几个时间段,如在上午9点钟左右、上午12点、下午4点到6点钟、晚上8点钟左右,这样使时间更紧凑,形成的体温日变化曲线更准确一些。有幼儿的老师可以每天定时量幼儿的体温。在教师中有中年人和老年人,学生代表了青少年,这样就形成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的体温日变化规律。注意在量体温之前不要剧烈运动和承受高温。从而形成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图。(案例见“附件”3)
b.社区走访和就近取材—对学生家庭调查:
对于人类遗传病的调查我们采取了“社区走访和就近取材—对学生及家庭调查”的方法
这种事情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而且会让学生有很多的体会和感受,学会很多书本上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实际调查,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具体过程是: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工作;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2、由于是调查遗传病,调查人群可能出于一种自我保护,会对我们有所隐瞒,基于这种情况,调查前我们对参与调查的学生进行了宣传:
(1)对调查人员说明我们的来意,本着自愿的原则接受我们调查,如被调查人员不愿接受调查,学生仍然应该礼貌的对待被调查人!
(2)学生要对被调查人的一切私人资料高度保密!
3、调查时,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高度近视(600度以上),每个小组可调查周围熟悉的4-10个家庭(或家系)中的遗传病的情况。
4、为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小组调查的数据,先在班级汇总,汇总到生物课代表处,各班生物课代表将原始数据汇总到任课老师处,最后由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小组成员根据全年级汇总的数据,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每一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
通过社区走访和对学生调查,结果不尽人意。主要原因:尽管我们对学生和群众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可是群众和学生对家人有遗传病很是忌讳,不愿如实的反映真实情况,尤其是红绿色盲的调查,学生和群众几乎一致反映他们都没有红绿色盲,导致我们的调查结果失败。高度近视的调查结果也不能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主要原因是学生和群众尤其是奶奶爷爷们都不清楚自己的家人带多大度数的眼镜,即使知道有些人也不愿说。
尽管调查不尽人意,但是我还是觉得对于调查类的探究性活动采取社区走访和对学生就近调查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调查方法。
最重要的是在调查类实验的实施过程中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从而激发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3.通过教师改变理念,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形成“互动”的教学格局,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张扬,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从而为学生创设 “敢问”心理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实践表明,在一个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中问题容易表达并得到较好解决。教学活动中应顺应这一规律,教师要想方设法营造一个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使用鼓励性语言,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以我讲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这节课为例,学生已经做好充分的预习,这节课本身难度不大,那么学生在学完这节课之后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就比较重要了。这节课我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先引导大家再次阅读课本,然后是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在回答我给出的一些大问题的同时会伴随产生一些小的问题。小组讨论过后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找其他组成员来解决。产生的问题当堂提问,其他同学给予解答。比如行为信息指的是东为特殊的行为。那么植物开花属于物理信息,有些同学理解不了,认为其属于行为信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后找同学来解决。这节课老师只是起着引导和鼓励的作用。当然最后我给大家出了一道题:菊花是短日照植物想让其提前在五一开花大家有什么措施?这个问题刚好是学生对这节课理解是否到位的一个检验。对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不论学生是回答问题还是提出问题,授课老师始终注意给予适当的评价和表扬,尽量使用鼓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即使在学生答错了答案、所提问题方向发生偏离时,也注意积极引导而不是简单纠正,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整节课堂,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2)要给学生努力创设高质量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想法,使学生产生“想问”的冲动,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高中学生对于生物课的学习有很强的好奇心,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但要使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成为一种习惯和能力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和强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努力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①.通过再现科学探究的历史过程创设情境。
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科学探究历程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文字介绍、图片、动画等方法展示生物科学探究的历程,可以让学生在探究历程的情境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过程,体会科学家们进行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一定的探究能力。比如细胞膜结构这节课,授课教师通过展示从19 世纪末欧文顿的实验、科学家处理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的细胞膜的实验、1925 年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实验、1959 年罗伯特森用超薄切片技术获得清晰的细胞膜电镜照片的实验、1970 年科学家用荧光染料标记的人和小鼠细胞融合实验,一直到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的流动镶嵌模型等内容,再现了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学生通过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学习不仅能在分析科学家们的实验思路、方法、过程及结论等内容中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在分析的过程中体会和领悟到科学家们的探究思路、学会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从而培养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②.通过新旧知识的结合引导搭建分析情境。
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补充新知识,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分析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建立的情境分析问题、发现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例如在引导学生讨论细胞膜中磷脂的排列方式时,教师一方面向学生介绍磷脂的理化性质: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新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并展示红细胞在血液内存在的情境,引导学生应用红细胞细胞膜内外两侧均有大量的水这一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学生在讨论后发现有些同学提出的磷脂分子疏水尾部向外、头部向内及头部和尾部交叉排列的想法都是不科学的,并自然得出细胞膜中排列为连续的两层的磷脂分子都是亲水的“头”部向外、疏水的“尾”部向内的科学结论。在讲解细胞膜中蛋白质的排列方式时,教师补充了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有学生就利用这一分析原理提出问题: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应该是蛋白质-磷脂-蛋白质结构而不是磷脂-蛋白质-磷脂结构。在讲完人- 鼠细胞融合实验内容后教师又补充了冰冻蚀刻电子显微法的新知识,有学生据此对罗伯特森的静态“蛋白质- 脂质- 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中关于蛋白质覆盖在生物膜的两侧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提出蛋白质有可能是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想法。再比如学习细胞器这节课时,当时我们买了烧饼,猪膀胱等等作为教具为学生直观的显示了他们的结构,当然学生学习的兴趣立马上升,问题欲望也加强了,课堂效率提高了。
(3)在提问的角度、方法和技巧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层次、多角度地教给学生“问”的方法,例如追问法、比较法、发散法、联想法等,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问题意识才能进一步得到提高。联想法就是把密切联系的章节、内容或知识点相联结在一起进行思考,以便发现问题,并找出其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公开课刚开始时,在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使用哪种材料制作细胞膜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分析从而得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细胞膜的结构,由此引入对细胞膜结构问题的讨论;在分析罗伯特森的静态“蛋白质- 脂质- 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能学着运用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及以前学习的有关细胞膜的功能知识进行分析,发现了“蛋白质- 脂质- 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存在不能很好完成细胞膜有关功能的问题。追问法是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之后,再沿着该思路继续发问,以发现新的问题。在引入“生物膜的结构”内容后,引导学生追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应当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在探究得出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之后,引导学生追问,进一步引入探讨脂质和蛋白质在细胞膜中分布的问题;在总结完脂质的排列结构后,学生已然能自己追问下一个问题是讨论关于蛋白质排列的问题了。
(4)利用多元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角度得不到有效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品质。学习方式上应更多倾向体验性、研究性和合作性学习;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过程,注意问题化、去标准化。
在学习细胞膜中磷脂的排列时,授课教师让学生利用磁性模拟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模型构建,并让学生上黑板展示小组讨论合作后构建的模型结构,同时引导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讨论和修改完善。通过小组合作和模型构建不仅发现了在模拟实验构建模型过程中的问题,而且最终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了细胞膜中磷脂的排列。在学完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分析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你有哪些收获?”这一问题时,并没有过分强调答案的标准化,而是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思维,组织学生讨论、补充。学生分析得出诸如“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生物学研究应当根据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说;实验技术手段的发展推动生物科学发展;生物科学探索历程的艰辛”等方面的答案时,教师都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学生思维的角度和空间都有了一定的拓宽。在本节课评课活动中,听课教师一致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较好地引导学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课后与学生的交流中也发现学生对这节课的教学模式很感兴趣:感觉通过学习不仅较好地理解了生物膜的探究历程,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感觉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两方面的反馈都说明基于强化问题意识培养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确实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①造和谐的氛围, 使学生想问。
实践表明, 学习的氛围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在一个和谐、愉悦的环境中, 学生的思维活跃, 学习中问题容易表达并得到较好解决。教学中, 教师要想方设法营造一个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 尊重学生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创设问题情景, 消除学生提问题时的自卑感和紧张心理, 多使用鼓励性语言, 如:“说说看”、“说错了没关系”、“大胆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声音再大点”等等, 通过引导、激发学生提问, 让学生为“问题”而思, 为“问题”而问,为“问题”而学, 为“问题”而解。有些问题显然有些离题, 但教师还是鼓励学生问, 课堂上对有些问题一时回答不清楚的, 课后再给予回答 。生物学相对其它学科而言, 可以说是学生最爱问、也是最喜欢学的一门学科。
②教给学生问的方法, 使学生会问。
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可围绕具体的授课内容,多角度、有层次地教给“问”的方法。比如: 学习新知识时, 在知识点上找问题, 注意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复习时, 在知识的结合点上找问题, 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 作业时, 从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出问题。下面仅就几种提问的方法举例给予说明, 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a.比较法 引导学生把相近、相似、相反的知识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便于提出问题。比如: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囊胚与胚囊, 遗传密码与遗传信息, 复制、转录与翻译,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种群与群落等等, 都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有利于发现新的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能力。
b.联想法 就是把密切联系的章节、内容或知识点相连结在一起, 进行思考, 以便发现问题, 并找出其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如: 在生物体各项生理活动中有哪些途径能够产生水,问题一提出, 学生积极思考并勇跃回答。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①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通过暗反应和淀粉合成过程产生水; ②在线粒体中通过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水; ③核糖上通过氨基酸的缩合作用产生水; ④在高尔基体上合成纤维素时产生水; ⑤在细胞核中合成DNA及转录RNA时产生水; ⑥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糖元时产生水; ⑦在生物体中合成ATP时产生水。
c.发散法 就是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的方法分析同一个问题或者通过改变题设条件去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比如: 极体与极核的区别, 可引导学生从下列方面分析: 从其归属来看, 极体是动物特有的, 而极核是植物特有的; 从来源看, 极体是由初级和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的, 也有第一极体再分裂产生的, 为减数分裂; 而极核是由子房中胚珠内的大孢子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从基因组成来看, 1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3个极体, 极体分为两种, 由次级卵母分裂产生的极体与卵细胞相同, 另外两个与卵细胞不同。
d.追问法 是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之后, 再沿着该思路继续发问, 以发现新的问题。比如: 在呼吸作用的应用教学时, 使用追问法效果不错。①作物栽培时, 中耕松土有何作用( 有利于呼吸作用) ②粮油种子贮藏时, 为何要风干( 降低含水量, 降低呼吸作用, 减少有机物质消耗。) ③果实和疏菜为何通常要在低温、低氧、高二氧化碳下保存( 减弱呼吸作用, 使其代谢降低) ④农业生产中为何常把作物下部变黄的枝叶去掉( 因为变黄的枝叶已无光合作用, 但仍要进行呼吸作用, 去掉变黄的枝叶, 可使光合作用的产物更多的流向经济价值高的器官中去)。
③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使学生常问。
生物学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联系, 课堂上教师只要略作启发和引导, 学生的问题意识即迅速被激发起来, 如喷泉一般源源不断。比如: 学习植物的新陈代谢后, 引导学生分析农民用燃烧的方法处理农田的秸杆好不好? 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总结为: 一是有机物和能量的损失; 二是环境污染; 三是有不安全的因素。学习光合作用的知识后, 有学生问: 温室效应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反季节蔬菜不好吃? 对后一个问题教师这样回答, 反季节蔬菜一般是在温室大棚里种植出来的, 是用人工的手段根据蔬菜生长的条件, 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等, 这种温室小气候是人工调控的, 肯定达不到蔬菜生长的自然状态, 其风味必然会受到影响。需要说明的是, 若是异地运输来的反季节性蔬菜,则其风味应与当季生产的蔬菜差别不大。学习了无籽果实的知识后, 问学生在日常生活都吃过哪些无籽果实? 无籽果实产生的原理是什么? 甲学生说: 无籽番茄, 它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而获得的。乙学生说: 无籽西瓜, 是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但同时它还需要一定浓度生长素的促进。丙学生说: 无籽香蕉, 是由于减数分裂时, 不能形成正常精子和卵细胞, 不能受精也就不能发育成种子。还有一个学生提到无籽葡萄, 说不清产生的原理。教师补充说, 无籽葡萄是用赤霉素处理植株, 诱导单性结实, 而形成无籽果实。如此等等, 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 设疑导问, 学生思维活跃, 问题意识得到培养, 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日益增强, 教学效果较好。
(5)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习惯。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力,不仅需要充分体现教师在指导系统中的主体作用,而且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①善于质疑,勤思好问。疑问是提问的契机,提问总是从解决某个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力应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开始,让学生养成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的习惯。问题是思考的开始,又是思考的结果,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我们一方面教给学生质疑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如从对面发现问题,在反思考中发现问题,在探索因果中发现问题,在归类判断中发现问题,通过类比、比较发现问题,从实际中发现问题等等,同时对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好问题的学生进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创造让这一部分学生发问的机会,并善于抓住他们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进行充分肯定,以增强他们的意志,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我们注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局面。通过质疑不断把思维引向深入。
②注重反馈,学会反思。注重生物学习思维过程中的反馈环节,可以使学生知道思维是否正确。通过判断,自我调节思维活动,学会反思是自我监控能力中重要技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可以发现自我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如发现自己的思考不能持久,思维不流畅,速度慢,思维方法呆板,不够灵活等等,就要及时加以改进,调整学习和思考的策略。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自己思维活动的监控,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个关键点。本人的具体做法有:第一、培养学生深思反省的习惯,指导学生学会质疑。第二、鼓励学生经常性地用自己的提问方法与老师、同学介绍的提问方法进行对照比较,并加以修订。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反馈,充分暴露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的方面,并准确地加以点评,及时点播,越过思维障碍,突破建立问题意识的过程。以上介绍了本人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本思路,要将以上思路付诸实施,首先必须将问题意识培养教学的目标与生物教学的目标综合起来考虑,构建教学目标体系,设计相应的实施方案、检测方案,形成一个教学目标系统。其次需处理好问题意识训练与观察、实验等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注重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结合,探索生物问题意识培养教学的新模式。
三、课堂教学中加强问题意识培养的注意事项
1. 教师应当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培养理念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只有当居主导地位的教师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才会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否则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自己树立问题意识,做一个多“问题”的教师,不断思考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2. 要防止问题意识培养的表面化、形式化
加强问题意识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中要防止出现为了体现问题意识培养的形式主义行为:
(1)问题提出单向化。为了体现问题意识培养,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完全由教师掌控,问和答都围绕教师的教学意图展开,而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几乎没有主动地思考和提问,只是被动地接受问题。
(2)问题形成形式化。问题的设置脱离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全按预设的教案进行提问;不注重结合知识的生成过程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甚至为体现问题教学的形式,不管所提问题有无思维训练的价值,一味发问。
(3)问题解决机械化。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时或者自问自答或者简单的师问生答,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不注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讨的热烈气氛,以此培养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性,苛求不同的学生能得到完全统一的答案;更倾向于按照教师的意图进行引导以期得到标准答案,忽视学生思维角度的拓展
(4) 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 要注意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不能一蹴而就, 并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应有所区别,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 切忌将教师的思维习惯强加给学生。
(5)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 要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问题的讨论和研究, 时刻记住教师自己也是一个参与者, 不要怕伤了自己的自尊心和影响了自己的权威, 要在与学生对“问题”的共同研讨中, 与学生一同成长。
(6) 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 鼓励学生提问不是提倡学生盲目的乱问。陶行知曾说过“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意思是说问问题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问“问题”, 要问在当问处, 要问在关键处, 问题是经过自己思考而来的, 不是想当然、乱起哄的瞎问。当然对学生所提的问题, 教师回答要有耐心、要有机智, 有的应尽量详细, 有的可作弹性处理给学生以良好期待, 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果教师留心一点, 可以把学生所提的精华问题及自己的精辟回答记录在案, 日积月累这无疑是教师从事教育教研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