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资讯-优秀案例


【历史】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课评价策略 程同军


分类:优秀案例   点击:3649 次  发布:2018-04-16


 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修订工作的不断推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高考试题与高中历史课堂普遍关注的话题。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与落实,责无旁贷地落在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面对时代的召唤和要求,如何在新课程方案推进过程中实现历史课程评价的同步改进,以期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师生相长。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历史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思维品格和关键能力。简单来说,它包含着五大块:其一,唯物史观,要求学生通过唯物史观对所认识的史事全面客观地进行考察。其二,时空观念,要求学生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其三,史料实证,要求学生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其四,历史解释,要求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其五,家国情怀,要求对任何历史的阐释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五大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要求学生建构正确的历史认识。

一般来说,学科评价包括课堂评价和课程评价两部分。

一、课堂评价——以学生为本,重在素养

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历来是课堂教学的公认理念。在强调核心素养的今天,更赋予了其全新的时代内涵,因此认真分析和落实“以学生的什么为本”和“怎样以学生为本”等问题便成为当务之急。要落实核心素养的五大要求,就要在历史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知识成长和精神成长。具体而言,“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从过去的以“分数”为本,转向以“素养”为本。要实现这一转化,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意愿表达、行为倾向和呈现逻辑。

关注学生的意愿表达,就是要求教师用学生愿意回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真思考。课堂问题的设置,是一门教学艺术,有的教师为了完美地驾驭和“独霸”课堂,为此常常预先设置一些课堂问题并预制了所谓的标准答案,殊不知这些问题根本就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其结果只能是像审问犯人式的扎扎实实走过场背台词,教师一人唱独台戏,只有流水线式的问答过程,而没有丝毫的思维撞击,着其实只能算是一种伪问题。

如果说基于分数的课堂评价,这一做法还能勉强说得过去的话,那么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评价就必须要打破此种沉闷局面。教师以富有张力、吸引力和时代感的问题引领教学过程和方向,观察和评价学生对待这些问题的反应和表现,及时调整和修补问题漏洞,并通过追问、反问、设置陷阱、正确引导、点评、拓展、升华等手段,及时进行反馈和沟通,以实现课堂教学的良性互动,无疑将是实现教学效果优化的理想选择。

关注学生的行为倾向,就是要求教师用学生可以感受的情境,发现学生的真实意图。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评价,就是要学生设置需要通过自主探究、同伴互助等手段去发现问题和提供解决方案的特定情境,让学生在探究和表达中呈现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而为他们在将来面对类似情境的行为选择时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持和根据。尤为关键的是,这种情境的设置应该是学生能够真正参与进来或者能真切感知到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实的反应。

当然,情境设置以后,学生的反应可能与课堂的预期不相符合,甚至于完全相反。此时,教师不应该简单评价对错,而应该深究学生行为选择背后的考虑。如果学生的立场确实背离了我们的教育方向,教师就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回归到正确轨道上来;如果学生的行为选择背后另有隐情或原因,教师应该就事论事地帮助学生走出误区,让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以期主动调试自己的行为方向。

关注学生的呈现逻辑,就是要求教师用学生能够明确的角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因此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所呈现出来的学科内容,还必须关注学生呈现出来的基本逻辑。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于学生出现的思维问题,习惯于用“听我说”等予以粗暴打断,然后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这类做法往往导致学生的不服甚至于出现课堂顶牛现象。

一般来说,只有自己的主动转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维逻辑。有基于此,教师就要适时切换身份,发挥课堂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当然学生出于心理和年龄的特征,所呈现出来的思维逻辑可能是不完美的,有时甚至还存在明显的瑕疵或硬伤。此时,教师只有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才能为他们的思维转化提供有针对性的正确引领。

二、课程评价——形式多样,主体多元

课程改革根本是要落在课程的评价,这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与以往的重视纸笔测试的课程评价所不同的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堪称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同步跟进作出相应的策略调整。

立足高考真题,发现和总结考试发展的新趋势。以往的考试,教师大多会总结出一定的“答题模板”,要求学生机械照搬套用。但是纵观近年来的高考,基于能力和素养的考查,分量显然在不断加重并持续推进。这种考试趋势,越来越朝着“远离课本,越离越远”以及“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评价标准”的方向运行。试题的开放性更强,对发现问题能力的考查不断加大,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的课程评价紧紧跟上,作出策略调整。要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跳出来,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实现对更多问题有“说得明白的解决方案”。

立足评价形式改进,注重学业质量的新标准。学业质量水平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具体落实和集中体现,是考查学生教学内容学习和掌握尺度的重要标尺。不惟如此,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也是课程改革明确强调的基本评价方式。这些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课程评价的具体形式,是对学生成长进行正确评价的必要手段。因此,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手段,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不仅关乎着核心素养的培育,而且也是优化课程评价的重要任务。

注重力量整合,实现家、校、社会的共同评价。学生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重要内容和要求,而教师自然是整合与协调各种评价主体的关节点。教师要充分重视各方面的评价,坚持多元评价与完整认识的统一,做到综合权衡、动态认识,及时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准确全面地把握学生的成长动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助力。

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人能做什么的唯一线索就是人已经做过什么,因而历史学的价值在于,它告诉我们人已经做过什么,因此就告诉我们人是什么。”历史不是在回顾过往的事和人,历史是在思考中放眼未来。没有正确的课堂评价和课程评价,核心素养的培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没有教师观念的转化,核心素养就落不了地开不了花结不了果!

教育的神圣之处正在于,我们成全学生的同时,也在成全着自己。核心素养教育我们正在路上砥砺前行!

文档预览关闭